精诚合作 攻坚克难

期次:第16期    作者:学生记者 于雅男   查看:192

  在今年的建行杯第三届山东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,我校的“秸秆技术打捆收割机”项目和“WHO 帮帮”项目在148 个本专科院校、10429 个项目团队中脱颖而出,分别获得山东省银奖和山东省铜奖。“秸秆技术打捆收割机”项目由机电学院王东伟、何晓宁老师指导,该团队致力于研制智能装备的整杆作物收获机,实现整根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,引领高科技农机发展。此项研究从2012 年着手研究,2014 年形成核心技术,装备基本成型,并且参加了当年的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学术竞赛,获得全国一等奖。
  比赛分为三个阶段,首先是本校区的比赛,激烈角逐之后,进入第二阶段—— —青岛赛区海选赛,进行PPT 汇报和答辩环节。重重选拔后进入决赛,与各大院校团队切磋比试。比赛过程困难重重,值得一提的是答辩环节,考验的是队员对项目的熟悉程度和自身的临场发挥与反应能力。“在比赛前团队曾开展多次团队头脑风暴,对可能提出的问题,进行了充分的准备,因此队员们凭借着丰富的临场经验,精彩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。”2016 级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胥南自豪地说道。
  “WHO 帮帮”项目是由建筑工程学院车广杰、经济学院熊凯老师指导,旨在专注打造一个连接职场人与校内大学生的职场技能共享平台,服务广大学生入职前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据车广杰老师介绍,此次参赛的目的是通过与更优秀的人的交流,发掘项目本身的潜力,以此完善项目;同时以赛代练,锻炼学生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能力,在高水平的交流过程中,不断丰富自己。
  比赛从开始报名到最后的省赛,中间经历了团队组建、创业计划书撰写、PPT 制作,答辩环节准备等一系列环节,这需要参赛队员克服自身学业上的压力,克服时间紧张等不利因素,全身心投入到比赛的准备中来。车广杰老师深切表示,这次比赛让他感受到了团队成员所具备的不服输的精神,还有他们身上的团结协作、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,这给了他极大的触动。这次参赛需要的不仅仅是毅力,更多的是对创业项目和创业比赛的热情和执着。“互联网+”大赛,不仅仅是大学生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比拼,也是高校学生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比拼,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。
  团队的执行力和凝聚力是项目成功的关键。两个研究团队中的成员皆来自不同学院多个专业,具有一定的经济学、管理学、市场分析及营销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。由此合理搭配,分工明确。在技术研讨过程中,成员畅所欲言、各抒己见;在动手实验过程中,通力合作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,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,使本团队项目不断完善,创造了更丰富的价值。两个团队的负责人表示,会在现有的基础上,继续大力研发机器,向多功能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方向发展,创造更多的价值。